二十余热与火的考验
暑假期间,我们勘工专业(原名地球物理与勘探简称物探)05级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地质综合实习。这二十多天中,我们实习的心情一波三折:由期待到新鲜到失望再到厌倦;这二十多天中,我们经受了热与火的考验:我们曾在烈日中上山观看岩石特征,曾在磅礴大雨中丈量地层厚度,曾下百步台阶去了解溶洞地貌,为勾勒地质路线曾在满是泥泞的山路上涉步几公里,为完成地质图和实习报告我们通宵达旦,右手胀痛

这二十多天的实习生活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不时在我眼前浮现。第一幅画面定格在八月六号下午,那是一个热闹而欢呼的场面——离校。

离校——欢呼雀跃

八月六号下午两点,学校东门人头赞赞,热闹非凡。两百多名实习的同学齐聚在这里,大家手提,肩扛,腰背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和实习用具,奋力的往前来接应的客车上挤。尽管天气炎热,但激动兴奋之情洋溢于每张年轻的脸上。

三点钟,八辆客车满载实习同学出发。随着车子的启动,车上的同学们不由的发出了阵阵欢呼,我们即将要到全国重点镇——湖北松滋刘家场度过二十三天的实习生活。

想到实习地点,大家都充满了期待。记得不久前实习动员大会上所展示的实习区那如诗如画的风景图片,已打动每位同学的心:清澈的溪流,漂亮的小岛,神奇的山洞,高耸的寺塔,入云的石梯看到那一幅幅醉人的画面,同学们的眼睛都亮了!何况部分景点我们还会实地观察,这对于久住囚笼——学校的我们而言,实在是个极大的诱惑!

车上一片欢声笑语。暑假阔别多日,再度重逢,本已是一件愉快的事,更何况还要远离学校和一群同龄人一起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生活二十余日,这对于青春年少的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笑容绽放在每位同学的脸上。

可这笑容仅维持了两个小时。因为经过两小时的颠簸到达实习基地后,我们发现等待我们的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至少随后发生的一件事便沉重打击了我们的热情——那就是吃饭。

吃饭——狼吞虎咽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到达实习基地——刘家场饭店。稍做休息,吃饭铃声便响起,又饥又渴的我们便如一窝蜂般的涌向食堂。食堂门口放着热气腾腾的四大桶饭,每桶饭里有三个勺子,两百多人便分散集中在这四桶饭周围,等待时机,抢勺盛饭。食堂里已摆好了十几桌菜,每桌八样菜,七盘时菜,有土豆,豆角,冬瓜,香干等;还有一大碗白菜鸡蛋汤(鸡蛋仅作点缀,零星可见)。在老师的安排下,大家安班而坐,每桌10人。

面对一桌和尚所食的素斋(我想在全面奔小康的呼唤声中和尚吃的应该比这好的多),大家来不及抱怨,便以闪电般的速度对其进行“围剿”也许大家太饥饿了,抑或在家吃的太油腻了,或许一起吃饭有趣味(抢吃的饭香些),10个新陈代谢能力发达,食欲正旺的小伙子同时出筷,筷子在菜碗和饭碗之间快速来回移动,八盘菜那里经得起如此折腾!不出5分钟,八个菜盘已是底儿朝天!(男女分桌而坐,她们的吃相我不太清楚,但估计风景应该差不多)。

这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一餐“美味”午餐和晚餐一模一样,菜基本是一成不变的,偶尔稍做调整(如将土豆换成豆芽),偶尔的偶尔加点荤菜。而早餐则一直坚定不移地是馒头和稀饭(能照出人影)再加两盘凉菜(一直到实习结束,这两样菜除了后来因吃者剧减而分量减半外,一直未变)。

这就是我们每天的饮食。尽管清贫,但我们还得狼吞虎咽,因为动作稍慢,便得吃空盘。每次吃饭都是你抢我夺(适者生存,失者淘汰的生物进化规则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气氛异常激烈,食堂俨然就是充满刀光剑影的战场!

食物再差我们还得吃。因为吃饱肚子是必须的——只有吃饱了,才能顺利出工!(老师戏称到野外工作为“出工”并规定实习期间以任何理由矿工三天者,一律取消实习资格!)

出工——浩浩荡荡

既名野外地质综合实习,就毫无疑问要到野外去。但野外实习点离基地甚远。最近的也有几公里,远者达数十公里(已经出了湖北省)。现在的大学生娇生惯养,两条纤细的双腿早已丧失长途跋涉的能力,让他们每天徒步到实习点,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实习区安排了六辆小型客车接送我们于实习点。

由于实习人员太多,车辆有限,我们便分批出工。每天早上7:00,下午3:00会准时有一批同学去野外。出工的场面,那家伙,那是相当壮观:100余名学生,统一头戴草帽,手执地质锤,肩背帆布包(包内一律装着罗盘,放大镜,地质图,盐酸,实习指导书,还有铅笔,笔记本),乘坐六辆客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六辆客车鱼贯而行,摆成几百米的长龙阵。客车穿过镇区,拐入险峻的公路。一路尘土飞扬,汽笛声不绝于耳(场面有点像抗战题材的电影中鬼子进村)。路上行人都会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这“长龙”从身边经过。

实习点一般都很偏远——只有偏远没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才有可能保存有完好的地质现象。途中所经过的道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险”公路盘山而修,一边依山,一边便是万丈深谷。公路崎岖蜿蜒,时而扶摇直上,时而急速下降,时而一个180度急转弯。路旁交警树立的黄牌警告随处可见“危险!”、“非常危险!”、“特别危险!”的警示语令人胆战心惊!

穿过险象丛生的公路,到达实习点,六辆客车依次停住。黑压压的一片人聚集在一起。马路边,田地里,山沟上,小河旁,到处活跃着我们的身影,可谓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记得有次恰逢经过山中老乡的住房,看到一群手执铁锤头戴草帽的人,都赶紧把门关起来!)指导老师的讲解声,谈论声,敲打声,脚步声汇集在一起,声响震天。但真正响声震天的,当数那次底层丈量!

丈量——声响震天

一周后,我们要对实习区奥陶系部分地层厚度进行丈量。这是本次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任务,需要我们密切的合作方能顺利完成。按实习要求,丈量完毕后,要绘制三张地质图(尺寸为:50cm x 75cm),而这三张地质图的好坏关系到本次实习的成绩。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丈量,指导老师提前进行理论指导,还进行现场模拟。为有效、精确的完成丈量任务,每班分成四组,每组10人左右,按照实习内容,任务落实到每个人。

次日早饭后一批同学便踏着清凉的朝露出发了。四十多分钟后到达丈量地段,我们跳下车。紧急集合,指导老师简单交代几句后便开始动工。100余人分成10组,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火热朝天的干起来了:分层的同学一路小跑,山上山下寻找蛛丝马迹,判断分层点位;前后测手牵着百余米的导线测量方位和长度;测产状的趴在岩石上埋头苦测;记录的抄的满头大汗;绘图的铅笔断了就用手瓣开里面的笔心继续画;描述的一边观察岩石特征,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所见到的现象;找化石的拿着地质锤“叮叮当当”的忙乎的不亦乐乎。五米多宽的公路挤满了人,公路上空的空气都被凝固了!

尽管烈日似火烤,但同学们都抓紧时间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层的用粉笔在每层之间做上记号,并用“千里传音”告诉后面的队伍层号所在之处;... -->> 在之处;前后测手互相大声的报告着所测量的数据;测产状也在山上用狮吼功向记录的传递数据;记录的跑前跑后大声询问没听清的数据;找化石的铁锤直下“叮叮当当”火星四射,碎石飞溅。

于是乎丈量场地便成了一片声音的海洋:呼喊声、争论声、欢呼声、敲打声在上空回荡不绝,甚至连路上车辆的鸣笛声也淹没。等急了的司机为了从人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持续鸣笛,使得原本嘈杂震天的声音更加刺耳,刺膜!

丈量结束后,同学们一个个声音嘶哑,精疲力竭。背后的汗水干了又留,甚至还有白色的盐粒析出。那一天,大家的耳膜嗡嗡直响了一夜!

丈量虽辛苦,可毕竟只有一天。可接下来的地质填图则更加苦不堪言!

填图——翻山越岭

整个实习之中,最辛苦的要算地质填图。它要求我们徒步在实习区穿行,根据沿所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和收集到的地质资料,最终绘制成一张实习区地质构造图(刘家场大背斜)。这个任务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每次所步行的路程达几公里,而且路线未知,车队把我们送至实习点,然后丢下我们,在另一指定点等我们,这之间的路就靠一张图一个罗盘和一张嘴,我们自己摸索:一张实习区地质图是我们行动的导向,地质罗盘则指引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可是有些地形并未标在图上,没有老师,人生地不熟,我们只有问当地老乡(老乡纯朴热心,每次遇到岔路问他们,他们总会指点捷径)。尽管如此,每次走正确的同学并不多(能走到终点并不意味着路走正确了,只有正确的路线才有所要观察的内容)。

四次长途跋涉均走得辛苦。记得第一次天下大雨,由于时间紧迫,老师强行冒雨出工!瓢泼大雨打在车玻璃上“啪啪“直响,不时还有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吓人的响雷从天而降,震的耳膜“嗡嗡”作响。而我们就是在暴雨、雷电的夹击下动工的!大家两人供一把伞(很多同学来时没带伞)边走边看边画走了一小时,一直走到雨停!大家浑身都湿透了,满腿污泥,鞋子里灌满了水,身单衣薄的我们在雨中发抖——尽管是在炎热的夏天!后面的三次,天气虽放晴了,依然是酷热控制大地,但雨水渗入地下,使得山路粘滑,极不好行走。而我们这几次都将在潮湿而炎热的山谷中穿行。山路杂草丛生,窄窄的一条小径掩埋其中,走在上面提心吊胆,害怕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毒蛇!(所幸实习中并未遇到野兽攻击,在气候如此恶化的今天,恐怕连蛇这些以前司空见惯的动物也濒临灭绝了)。山路岔道多,极易走错路,走错路则通常会绕个大弯子,本来只需翻一座山则要多翻一座以上,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叫苦不迭!

上几届学生实习最后都要进行一次长途拉练。他们要步行十几公里,从早上8:00一直走到下午1:00(走路慢的、走错路的要到天黑才回到基地)!所幸本次实习由于一些原因“万里长征”取消了,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

这四天中我们徒步了8公里,大家的双腿又酸又肿,晚上躺在床上,还感觉脚筋还跳个不停!这对于坐惯了车走惯了平路的我们而言,的确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实习生活中最黑暗的日子!写完实习报告后,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痛苦!

报告——通宵达旦

地质填图结束后,本次实习已接近尾声。还剩三天我们就要打道回俯了。本以为这三天会好好休息一番,补充一下过度消耗的体能,可没想到老师给我们布置了最后一道作业,一道要命的作业——写一份实习报告,六十页!

早就知道实习报告避免不了,可没想到是如此的辛苦和复杂!报告格式要求严格,老师花了一个小时反复强调格式的重要性。这六十页要有封皮,有目录,有页码,有章节,有结束语,有参考文献,所有报告一律用手写体(实习区坐落小镇,网吧和打印室凤毛麟角)。——这俨然是一本书稿,只不过没有拿到出版社出版而已。六十页要写多少字!读书这么多年,就是高中写些作文,步入大学基本很少动笔,写字更是少之又少,已习惯于用鼠标和键盘的我们,拿起笔就得下很大的勇气,要写上数万字,简直不可想象!

但即使能想象也不能想!因为时间不允许!这最后三天不光要完成报告,还要绘制二幅图件,还要整理同是六十业的野外工作薄!每人一个档案袋,返校前五份图件,一本工作本和一份报告,老师当面验收,合格方能装袋存档。没完成就得多呆几天,直到完成为止!(生活费自付)。早已不堪重负的我们已经在这儿呆的苦不堪言,再多呆一秒钟就会短寿!谁还敢在这儿多呆!所以大家便一个个奋笔疾书。

于是教室里,宿舍里,大家通宵达旦,没日没夜的疯写。为了完成那六十页稿纸,我们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直写的天翻地覆,头晕目弦,眼胀手酸。那几天,我们都加班加点,教室宿舍的电灯天天陪我们过夜,有的同学在教室睡着,有的一天粒米不沾,空腹作战。为了完成这份报告,我们每人至少用了两支笔芯,一直到回校,我们的手还在打颤!(有君苦笑道:读书十余载,学习从未通宵过,如若高考像这般拼命,现在可能在清华北大!)

黎明前的黑暗是短暂的。三天日子虽辛苦,但总是会过去;报告虽长,总会写完(写完报告后,我进一步坚信愚公移山必定会实现)。任务完成,三天苦日子过去,等待我们的是一片黎明——返校!

返校——归心似箭

随着返校的日子来临,我们的心都沸腾起来了!如果说前十天还生活在一片兴奋中,那后十天则生活在一种厌倦中!从那时开始,大家才觉得以前没多少感觉的学校是如此美好!至少学校住的是那么舒服(实习时每个宿舍住10人,时光仿佛倒退到初中),吃的是那么舒心(虽然不会有八样才,但必定有营养的多),上网方便有便宜,购物也方便

提前写完报告的,便开始收拾行李;报告未完成的便相互鼓励,返校后痛饮三杯。那时,什么时候返校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二十九号下午一点,所有的同学交完实习材料,还是手提,肩扛,腰背的拿着行李,在门口焦急的等车。一个个面黑肌瘦的我们,谈论最多的是返校后的计划:“我要大吃一顿”“我要大睡一觉”“我要在网吧通宵一回”一切美好的计划都等着回校。学校——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地方!

当车子来时,大家都争着往上涌,都想早点坐车回去。当车子到达校们时,同学们欢呼起来:我们回来了!就如同一个游子回到了久违的家!

当然,这20多天中也有一些愉快的事,如我们曾到新神洞(旅游景点)去观光,洞内的神奇风光令人流连忘返,那号称"亚洲一绝"的“天幕”使人叹为观止;也有一些遗憾事,我们六进危水风景区,每次都路过那让人浮想联翩的桃花岛,都不能去游玩,心中难免失落遗憾

不管怎么说,这次实习对我们的确是一个考验,无能是从体能上还是知识上。虽然辛苦,以致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但扪心细想,我们还是丛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锻炼,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现在看来,心中便多了份释然,多了份塌实,也多了份自豪!感谢这次实习,感谢这二十多日热与火的考验!

2007年9月实习归来作于长江大学。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